《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为了更及时、更充分地反映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2006年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先后组织对教材进行了6次修订。为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2018年,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教材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可见,本课程是经过研究后而修订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体内容,最后落脚到行为的养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课程包括三大知识模块: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旨在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承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道德教育。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和作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遵守道德规范,提升个人品德。三是法治教育。包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内容。主要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领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引导大学生积极培养法治思维,合理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本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