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并使之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教材前四章均为以“三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独立为一章。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验证明,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德育搞不好就出废品。
2.引导大学生人生发展的课程。与其他三门课程相比,首先,它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课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生发展相关的内容;“基础”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关于个体人生发展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及其人生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因而课程突出的是个体性与现实性;“基础”课的教育是内向性的教育。其次,课程对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进行引导。第三,课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亦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第四,对大学生人生道路上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进行教育引导。
3.指导大学生生活实践的课程。“基础”课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其教育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于“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侧重于“史”,“基础”课则侧重于“实践应用”。“基础”课直接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其应用实践性教育的特点非常明显,是一种将政治信仰、人生观念融入生活实践的教育。
4.培育大学生人格素养的课程。“基础”课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让大学生掌握新时代道德和法律对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